1
消防安全教育资料知识问答(六)
点击:7958  发布时间:2010/2/12 13:31:10

 

    为了预防家庭火灾,切实做好家庭防火工作,本节就“家庭防火的一些小知识”介绍如下:


     1、常用取暖器有哪些火灾危险性?

: 常用的取暖器,可分为开启式、半封闭式(如石英取暖炉)、全封闭式(电热油汀)等三种。各种电炉尽管功率、形式不一,但构造原理相同,均有一螺旋形的电阻丝,且通电后,温度均可达7001100,甚至更高。因此,往往具有以下的火灾危险性:
  1.1电炉耗电量大、温度高,如果与可燃物接触或接近,其辐射高温超过可燃物燃点时,就有引起附近可物燃烧的危险。 

         1.2取暖器通电后,有时遇到临时停电,人员离去未切断电源,当突然来电后,取暖器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,也非常容易引起火灾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1.3大功率取暖器,若接到截面较小的导线上或容量过小的插座上,也会导致过负荷使导线绝缘层燃烧,或插头发热打火,引起火灾。

          1.4刚用过的取暖器,还具有很高的温度,如此时与可燃物直接接触,余热会引燃可燃物起火。
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 2、饮水机防火,需注意哪些事项?

:饮水机作为广大企事业单位与居民的常用电器,已经广泛走进人们的工作与生活;然而饮水机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,如使用、管理不当,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灾害。为了防止这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灾害,在使用饮水机过程中,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:

          ⑴购买饮水机时,要注意查验产品合格证,切莫贪图便宜买一个劣质商品,同时要记得开发票,以防一旦发生事故,可通过消费者协会保护自己的权益;

          ⑵晚上睡觉前,或家中无人时,要注意拔掉饮水机的电源插头,或关闭电源开关,这样做,既安全又省电;

          ⑶发现饮水机上,水桶里的水用完时,要注意先拔掉电源开关,然后再进行换水。防止“饮水机干烧”酿成事故;

          ⑷饮水机周围不要放置可燃物,更不应该将饮水机放进卧室或放在易燃物附近,并与家具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,以防一旦起火后的蔓延与扩大。

         ⑸单位与公共场所,特别是像银行,或单位会计室等重要场所,使用饮水机,一定要落实管理责任人,以确保重点部位的安全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3、洗衣机为什么也会起火?
  :洗衣机起火的主要原因有三个:
  3.1使用了极易挥发的汽油、酒精、香蕉水之类的易燃品,清洗衣物上的斑渍,这些易燃品在高速旋转的水缸中与空气充分混合,形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气体,碰到洗衣机部件运转时摩擦产生的静电火花,便能导致洗衣机爆燃起火。
  3.2超负荷使用洗衣机,超负荷使用洗衣机时,电动机持续发热达到一定温度,烤焦电动机皮线或传动带,也会发生起火。
  3.3电气短路引发起火,洗衣机工作时的蒸汽、冷凝水或者起泡外溢的碱水,是引起洗衣机电气系统绝缘性能降低,造成短路或击穿起火的主要原因。
   
  4、电饭煲也能引起火灾吗?
  :电饭煲是功率较大的一种电器,与其它家用电器一样,也会发生火灾。

         4.1当电饭煲插头,接触不良时,会发生打火、拉弧现象,并致使电源线绝缘层损坏引起短路起火;电饭煲与其他电器共用线路出现“过负荷”时,也有引起电源线路燃烧的危险。

         4.2电饭煲引起火灾的自身特点有:水被烧干时,温控器件容易被烧坏;内胆底部和电热板之间附有杂物,二者接触不能完全吻合,也会使温控器件烧毁,导致电热板温度不断升高,引起火灾。
  
  5电熨斗为什么能引起火灾?
  :电熨斗是由低板、罩壳、手柄、电源引线、热元件等主要部件组成。300瓦的电熨斗底板温度可高达700,大大超过燃点为200250的布料、木料等可燃物质。

电熨斗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,电熨斗长时间通电致使低板表面温度过高,使可燃物体迅速碳化燃烧引起的。因此,使用电熨斗应该注意防火。
  5.1要养成用后立即切断电源与经常检查是否切断电源的习惯。

        5.2电熨斗必须放在耐温隔热的基座上,基座要求是不燃烧、不导热的材料,如陶瓷器。

        5.3使用电熨斗时应与可燃物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;不要把布料、成衣堆放在电熨斗周围。
        5.4
另外,电熨斗的供电线路的截面不能太小,绝对不能与其它家用电器合用一个插座,也不要与其他耗电功率大的家用电器如电饭锅、洗衣机等同时使用、以防线路过载引起火灾。
 

        6、家庭生活中,有哪些防火误区?

       答:家庭生活中,由于不少同志,消防意识不强,或图方便,不仅会危及自身,而且还往往会影响到家庭人员与邻居的安全。为此,有必须扭转这些习惯思维,消除隐患。

具体到家庭生活中的防火误区,主要有:

        6.1液化气钢瓶置于灶台下壁橱内。

液化气钢瓶由于质量、使用时间以及管路阀门的开启连接等因素,都有可能造成漏气或慢性漏气。而液化石油气成分大多为碳三碳四,即丙烷、丁烷、丙烯、丁烯等,且比空气重,放在壁橱内空气不流通,很容易积聚沉淀在地面,一旦遇明火极易造成燃烧爆炸事故。

经计算,当房间里泄漏出的煤气、液化气和空气混合达到4.5%~35.8%时,遇到火种就会产生燃烧爆炸。因此,液化石油气钢瓶应置于远离灶台、空气流通又便于人们操作和观察的地方。 
        6.2
电线不穿管预埋。

人们在装修过程中,为了追求装修的美观,往往将电线不经穿管保护而直接预埋于墙体中。而一些从未经过电工培训的人员,安装电器线路时,不懂接线方式、线径、负荷和怎样分区供电等,就直接将电器线路埋于墙体。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,家用电器的增多,一旦线路故障或损坏,你想要维修整改也找不着门路,轻者造成短路影响家用电器安全,重者则会引起火灾。 
        6.3
家用电器不拔插头。

       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,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样化、智能化,遥控器一拿,轻轻一按,开关自如。殊不知,家用电器在设计时,有些电源开关设计在电源变压器的副边上,当你使用遥控器关闭电视机等时,变压器原边仍在通电,虽然它通过的电流很小,但长时间通电,电流会使电源变压器继续升温,电源变压器的线圈和绝缘性就会因短路或炭化而起火,或者吸引雷电的侵入,引起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短路过载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。因此,在使用完家用电器之后,还是应该切断电源,以防万一。 
        6.4
阳台作仓库。

        家庭总有一些不肯舍弃的杂物和日常需要使用的物品。因此,储藏室和阳台也就成了有些家庭的堆放仓库,有的甚至把油漆、车用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都放在阳台上,使阳台成了火险丛生之地。

         夏季阳光的直射以及小孩玩火等因素,都可能造成阳台火灾。同时,现代家庭几乎都装有防盗门窗等设施,一旦发生火灾,万一门窗等逃生通道受阻,阳台就成了最好的避难之地,因此,不应将阳台作为杂物仓库。 
  6.5楼道作停车所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现在一些城市新建的大楼都建有停车场地,但依然还有一些居民图方便,经常将自行车等停在楼梯或低层楼道内。这些情况在一些老式住宅楼尤其突出,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行走。万一遇到火灾等突发事件时,通道的阻塞便可能给居民的人身造成伤害。 


         7
、家庭防火有哪些应对措施?
  :家庭防火应从以下十个方面,落实相应的措施:

         7.1自觉学习消防知识、不断增强消防安全意识。
  消防知识需要不断更新,特别是在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,我们要自觉利用收看、阅读,广播、电视、报刊、报纸和居民会下发的防火知识手册,学习消防安全常识,努力提高自己的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。
  
7.2尽量使用耐火材料进行装修或对易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。同时,家用可燃物品的摆放要注意位置,不要过于集中,并留有适当间距,以便于起火时的扑救与处理。
  
7.3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维护保养,及时发现受热、受潮或腐蚀等不安全因素与情况;添置大功率家电时把好质量关,并注意安全使用和科学管理;不要用一个插座带多个电器;要养成随手断电的习惯;家用电器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;不使用铜、铁、铝线等材料代替“保险丝”。
  
7.4加强生活用火管理。烹调菜肴时,如油温过高起火时,应迅速向锅内倒入菜肴,或盖上锅盖,千万不可向油锅内浇水;烟道也要定期疏通。
     
7.5注意加强燃气灶具的日常管理;即,使用前要进行检查,发现老化、破损的配件要及时更换;使用时先打开门窗或换气扇,并按先点火、后开气的步骤操作。
  
7.6汽油、酒精等易燃物品最好放在室外,不得存放在易引起静电的塑料桶或易破碎的玻璃容器中,更不可靠近明火或热源。同时,严格控制存放量。
  
7.7不要躺在床或沙发上吸烟,最好不要酒后吸烟。不要随便乱丢烟蒂,要确保划过的火柴和烟蒂彻底熄灭后,丢入烟灰缸内。
  
7.8教育儿童不要玩弄各种燃气开关;易燃物品要放置在儿童不宜接触的地方。
  
7.9不要私搭乱建,对于已建好的具有较大火灾隐患的违章建筑,要坚决及时进行清理。
  
7.10在设置防盗网时要兼顾防火,并根据人的体型特点,保留适当的宽度,且尽量采用防火防盗门。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嘉兴市南湖区保安服务有限公司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0年2月12日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嘉兴南湖区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2007年版权所有
联系电话:0573-82091919 0573-82888808 传真:0573-82091304
嘉兴市行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案策划 备案号:浙ICP备10008422号-2